綠色露天磷礦山建設關鍵技術集成及示范
獲獎項目:綠色露天磷礦山建設關鍵技術集成及示范
獲獎時間:(2017)(中國石油和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承擔單位: 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工程大學
基本情況:
該項目按照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規劃要求,依托國家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云南磷礦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難采選膠磷礦高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及工程示范”、“低品位膠磷礦及浮選磷尾礦節能環保高效綜合利用”和“綠色磷礦山建設關鍵技術集成及綜合示范”等項目,對綠色露天磷礦山建設關鍵技術進行系統研究和集成,形成了綠色露天磷礦山建設標準,建成了6個示范工程。取得創新成果如下:
1.通過數字礦山系統建設,進一步拓展露天長壁式采礦方法。建立了緩傾斜薄至中厚難采磷礦體高效安全開采技術體系和磷礦山安全生產過程管控一體化平臺,露天磷礦回采率達到97.60%,資源利用率提高7.6%,貧化率和損失率控制在3%以內,實現了災害事故的實時監測、預報預警、應急指揮,降低了礦區地質災害發生率。
2.將復墾規劃前移,提出露天磷礦山采礦與復墾一體化技術,在國內外磷礦行業首次開展了剝離廢石內排以及邊開采邊復墾技術應用,提高了國內磷礦開采區采礦與復墾協同作業的技術水平,礦山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超過國內同類礦山,建成了首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技術應用后,已在采空區恢復植被6830畝,土地復墾率達到95%。
3.針對低品位膠磷礦及尾礦綜合利用等開展了相關研究,建立了磷資源全量化利用的指標體系,成功研制出常溫狀態下高選擇性,無毒、易降解浮選藥劑,形成了低品位膠磷礦常溫正-反浮選工藝以及浮選尾礦資源化利用的關鍵技術。研發出膠磷礦入選品位由22%降低至18%的浮選集成技術,建成3.1萬噸/年浮選藥劑生產廠,三套共990萬噸/年膠磷礦浮選生產裝置。盤活了我國110億噸難以加工利用的中低品位磷礦資源,對于保證我國磷肥和磷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糧食生產的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4.開展了礦山土地復墾、生態修復、景觀規劃等研究工作,建立了植物土壤反饋體系的調控機制,形成了礦山恢復物種篩選方法、繁育體系、群落配置模式、土壤重構和水分高效利用等生態恢復關鍵技術。制定了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恢復技術集成應用導則、露天磷礦山景觀規劃設計導則,建立了綠色磷礦山建設評價體系,建成175公頃露天磷礦山復墾示范基地。
5.云南磷化集團堅持“環境、資源、社會、經濟”效益并舉的經營理念,將四座露天磷礦山均建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并形成國土資源部認可的企地和諧品牌“云南磷化集團--漢營模式”。
該項目研究成果應用后,增加銷售收入50.94億元,實現利潤8.10億元。實現了礦山企業環境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協調發展。
該項目于2017年獲得中國石油和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下一篇: 沒有了